連日來,黨的十八大浙江代表團討論十八大報告,紹興黨代表張金如、何加順、馮亞麗參加討論。
#黨代表手記# 這些天,會議議程緊湊,討論熱烈。報告中許多關于經濟、關于企業創新的內容讓我們充滿期待,充滿激情。會議間隙,許多來自企業界的代表——國企的、民企的——總是不自覺聚在一起暢談報告、交流體會、憧憬未來。浙江民企的發展歷程,就是一個不斷創新創造的過程。民企未來會更好!
這兩天,除了認真學習十八大報告,參加浙江代表團討論外,馮亞麗最忙的就是利用會議間隙對話代表,她與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、黨委書記劉國紅,安吉縣溪龍鄉女子茶葉合作社社長、黨支部書記宋昌美等代表對話,結合十八大報告,共話轉型升級、科學發展。
十八大報告提出兩個“毫不動搖”,既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,也要毫不動搖鼓勵、支持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。“這讓我們更增強了發展的信心。”關于國企民企轉型升級的話題,就這樣在兩位“掌門人”劉國紅、馮亞麗間展開。“國有企業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、借鑒,海亮集團能取得今天的成績,也有國有企業的一份功勞。”馮亞麗說,1989年8月,海亮集團創辦時,企業管理經驗相當缺乏,黨、團、工會和制度建設能力都較弱。國有企業基礎扎實、眼光長遠,積聚了大量的管理、科技人才,是民營企業所不及和需要學習的。
一個“有機農業”的話題讓馮亞麗與宋昌美代表找到了共同語言。
11月5日,馮亞麗剛剛和仙居當地簽下了3000畝土地的合同,準備用于種植玉米和稻谷,并建設配送基地。“我想做一個高標準的有機農業基地”。
“作為實體企業,我特別關注報告中提到,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,實行更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。”馮亞麗說,務實的創業精神使浙商生存下來,強烈的創新意識使浙商發展起來,“小企業靠創新長大,大企業靠創新做強”。她認為,浙江民企的發展歷程,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歷程。
(來源:浙江日報)